維生素B是消除疲勞萬靈丹?! 早上吃還是晚上吃?!

不少上班族坐進辦公室的第一件事,不是開電腦,也不是吃早餐,通常都最補充營養品,而瓶瓶罐罐中一定少不了維生素B群!顧名思義,並不是單一種類,而是一整系列水溶性維生素的總稱,對細胞代謝還有合成紅血球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說起來吃完對提振精神有幫助,所以多數人都選擇在白天服用。但你知道嗎?!現在也有一種說法,是支持在晚上吃B群,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不怕吃完精神太好睡不著嗎?藥師媽咪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維生素B群吧!


ⓞ 認識維生素B


維生素B是一組水溶性維生素,對於細胞代謝及合成紅血球有著重要的作用。每種維生素B均以其具體編號或名稱來表示,如維生素B1、B2、B3等。有些維生素B群成員中的名稱比編號更廣為人知,如:菸鹼酸、泛酸、生物素和葉酸等。一般而言,包含全部八種維生素B成分的膳食補充劑稱為「維他命B複合物」。


維生素B有助調節新陳代謝、維持皮膚及肌肉的健康,增進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促進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包括促進紅血球的產生,從而預防貧血的出現),其中維生素B1、B6和B12有助保護神經組織細胞,而維生素B2則具有抗氧化作用,植物能自然合成維生素B2,但人類及動物一般不能自然合成,必須從食物獲取。維生素B2是維持動物正常生長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如果缺乏則有可能導致生長停頓或局部損害。



ⓞ 維生素B蘊含在哪些食物裡


維生素B於肉類、蛋類和奶類製品中的含量較為豐富[1],尤其集中於肉類。來源還包括莢果(豆類)、全穀物、馬鈴薯、香蕉、辣椒、丹貝、營養酵母、啤酒酵母和糖蜜。由於植物產品中的維生素B12含量不高[11],而純素食者不能透過飲食攝取,純素食者經常會出現維生素B12缺乏症。常見增加維生素B攝入量的方式是透過使用膳食補充劑(如製成錠狀吞服)。維生素B也經常添加到能量飲料中,由於維生素B具水溶性,因此過量的維生素B通常很容易排出體外。


ⓞ B群家族


※ 維生素B1

又稱硫胺,是糖和胺基酸於分解代謝中的輔因子。缺乏會導致患腳氣病。這種神經系統疾病的症狀包括體重減輕、情緒干擾、感官和知覺受損的韋尼克式氏腦病變、四肢無力和疼痛、出現心律不整期間和水腫等。


※ 維生素B2

又稱核黃素,是黃素蛋白酶反應所必需的,包括活化其他維生素。缺乏核黃素會導致維生素B2缺乏症,可能導致出現口角炎、對日光的敏感性高、角性唇炎、舌炎、脂漏性皮膚炎或假性梅毒、咽炎、充血、咽及口腔黏膜水腫等。


※ 維生素B3

又稱菸鹼酸,是許多新陳代謝過程中所需。缺乏菸鹼酸,隨著色胺酸的缺乏,會導致患上糙皮病。症狀包括出現敵對情緒、皮膚炎、失眠、虛弱、精神錯亂和腹瀉等。


※ 維生素B5

又稱泛酸,是輔酶A的前體,需要代謝許多分子。缺乏泛酸會導致患痤瘡和皮膚感覺異常,但比較少見。


※ 維生素B6

又稱吡哆醇,是在新陳代謝中許多酶促反應的一種輔因子。缺乏維生素B6會導致類似脂漏性皮膚炎的爆發、紅眼病,和神經系統症狀等。


※ 維生素B7

又稱生物素,羧化作用酶的輔因子,脂肪酸及糖質新生合成所需的。缺乏症通常不會引起成年人出現症狀,但可能會導致嬰兒出現生長障礙及神經系統疾病。



※ 維生素B9

又稱葉酸,是DNA製造、修復和甲基化所需的前體;各種反應中的輔因子;幫助快速細胞分裂和生長方面尤其重要,例如在嬰兒期和懷孕期。缺乏葉酸會導致巨細胞性貧血及高半胱胺酸的水平升高。缺乏葉酸的孕婦會導致嬰兒先天缺陷。



※ 維生素B12

又稱種鈷胺素,常見於維生素補充劑,參與人體每個細胞新陳代謝的輔酶,特別是影響DNA的合成和調節,而且也影響脂肪酸代謝和胺基酸代謝。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巨細胞性貧血,常會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貧血。


ⓞ 補充維生素B群的注意事項


根據衛服部所屬公立醫院的營養師表示,研究中有指出如果有抽菸又補充高劑量維生素B6和B12的民眾才會增加肺癌的產生,那什麼是高劑量補充呢?根據我國第八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中建議成年人50歲以上民眾每日維生素B6攝取量為1.5mg, 而B12則為2.4ug。 這個建議攝取量就是大概每日有吃到均衡飲食建議, 如豆魚蛋肉、蔬菜、五穀雜糧類、水果、油脂與堅果種子及乳製品等,只要每日有攝取到這六大類食物,一般來說,各種維生素應該不會缺乏。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補充B群呢?因為現代人三餐外食多,可能無法順利補充道完整的營養,身體一旦缺乏B群就無法將營養素轉換為能量,容易感覺疲倦或虛弱,所以才會反過來覺得吃了B群就能消除疲勞提振精神,但B群畢竟不是興奮劑,只是協助酵素代謝營養的輔酶,所以並沒有早上吃或晚上吃的問題,也不會因此影響睡眠哦!而且B6能穩定神經,B3、B12也都有助眠的效果,有的人甚至認為晚上吃B群更能幫助穩定的睡眠品質呢!藥師媽咪在這裡提醒大家,正常作息和均衡飲食才是維持好體力的兩大原則,適時適量地補充營養品才會達到改善效果哦!


ⓞ 延伸閱讀:健康與益生菌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