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四大主食竟是它 主角配角兩相宜的馬鈴薯



說到馬鈴薯,很多人立刻會聯想到洋芋片、薯條,還有咖哩料理中的御三家(洋蔥、馬鈴薯跟紅蘿蔔),許多美味的食物馬上在腦海中浮現。近年來提倡高纖低卡的飲食,許多人立刻把馬鈴薯隔絕在外,認定這是高熱量的食材千萬要避免,但馬鈴薯真的有這麼罪惡嗎?其實也沒有哦!藥師媽咪今天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個既能吃得美味又能保持健康的好食材吧!


ⓞ 認識馬鈴薯



馬鈴薯,僅次於稻米、玉米和小麥,是全球第四大主食作物,全世界都愛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最早食用馬鈴薯的紀載是在七千年前的印加王國。16世紀西班牙人遠征南美,將馬鈴薯帶到了歐洲世界,一開始只當做觀賞植物,一直到19世紀才成為歐洲重要的糧食。2005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上強調種植馬鈴薯的重要,因此聯合國通過決議宣布2008年為「國際馬鈴薯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Potato),旨在增強世界人民對馬鈴薯的重視。


馬鈴薯可能是在明朝時傳入中國,臺灣則是由荷蘭人統治期間傳入,於20世紀初開始專業栽培。臺灣馬鈴薯產地主要分布在雲林斗南、臺中豐原、嘉義溪口等地區,其中以雲林斗南栽培面積最大,產量占全臺三分之一以上。


ⓞ 馬鈴薯的營養價值


馬鈴薯富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熱能。馬鈴薯的營養成分也非常全面,含有蛋白質、礦物質(磷、鈣等)、維生素等多種成分,在法國有「地蘋果」的美譽,因其跟蘋果一樣具高營養、又有藥用價值,且脂肪含量又極低,是想減肥的人最喜歡的食物之一。馬鈴薯的皮富含綠原酸和硫辛酸。綠原酸有抗氧化和抗癌的功效,硫辛酸可淡斑、防止皮膚老化。馬鈴薯還含有能夠幫助預防老年疾病的膳食抗氧化劑以及有利於健康的膳食纖維。同時,馬鈴薯是天然無麩質飲食。建議患有乳糜瀉疾病或非乳糜性麵筋過敏的人應該將馬鈴薯作為餐桌上的必備菜之一。


ⓞ發芽的馬鈴薯千萬母湯食用


我們食用馬鈴薯的部位是植物的塊莖,馬鈴薯本身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鹼,主要是茄鹼和卡茄鹼。馬鈴薯中茄鹼含量一般為每公斤30至100毫克,通常認為每公斤200毫克以內食用是安全的,但發芽馬鈴薯芽眼四周和見光變綠部位,茄鹼含量可高達每公斤5克,而茄鹼不會因烹煮加熱而分解,因此食用可能會頭痛、噁心、腹瀉。記得別把馬鈴薯擺到發芽還捨不得丟掉,以為煮熟就沒問題可以食用,雖然這類生物鹼的毒性不至於會有過大的傷害,但其實也沒有益處,各位千萬別拿身體健康開玩笑哦!


ⓞ美味的馬鈴薯料理


馬鈴薯的口感綿密,可單獨為主食,也可以拿來搭配各種食材。農委會就建議了一道好吃的料理方式,將馬鈴薯跟紅蘿蔔切成小丁,低油溫爆香老薑絲,再下馬鈴薯丁細細拌炒,加入紅蘿蔔和玉米後加水用小火煨煮,馬鈴薯的澱粉慢慢釋放使湯汁黏稠,加上一些醬油調味,最後用蔥花提香就完成了。是不是很簡單呢!另外,各種歐式和日式料理也少不了馬鈴薯,像薯條、薯餅、薯泥,還有用馬鈴薯泥做的濃湯,日式可樂餅和咖哩,以及簡單又適合冬季暖暖吃的馬鈴薯燉肉,每一道是不是都讓您食指大動了呢!不過馬鈴薯本身因含有澱粉已經適合當作主食來源,食用馬鈴薯料理時就不要再吃過多的麵或飯,以避免攝取過多造成發胖的問題。

如果您還是擔心熱量的問題,建議您可以在飯後來一包堅持天然無添加、內含「益菌三角」的淳軒真益生菌,齊備益生元(Prebiotics)、益生菌(Probiotics)、後生元(Postbiotics),是目前市面上最完整的益生菌配方,由藥師媽咪親自研發,為自己家人所研發成功的益生菌,除了有益生菌的食物幫助益生菌定殖於腸道,還特別添加了益生菌的代謝產物,直接調節身體生理,並讓益生菌的效果得到加成及支撐,讓您吃美食無負擔哦!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馬鈴薯主題館


ⓞ 延伸閱讀:健康與益生菌


張貼留言

0 留言